不知道大家腦海中還有沒有一些電話號碼,雖然現在已經很少會打,但卻又依然一直記得的呢?
有次在家,手提電話沒電,想打電話給其中一位好友時,用了家中的電話,撥了他的電話號碼。
接通後,一把熟悉的聲音劈頭便說:「嘩女班長,好耐無識既人打我呢個電話嘞!我個手提唔通咩?」
我:「無啦啦女乜嘢班長啊…其實係我部手提無電,所以要用屋企電話,一時唔醒起我記得嗰個係你屋企個冧把…」
他:「十幾年無用過呢個冧把,你仲記得咁勁啊。」
我:「咁你見到個來電顯示就知係我咪一樣…」
他:「係喎,都無為意你嗰個係屋企冧把,唔怪得會叫你女班長啦。」
原來我們都記得對方家中的電話號碼,又都不記得對方的手提電話號碼。反正現在我們根本無須記得任何人的電話號碼,只要Hey Google (or Siri?) call xxx 就撥到電話,甚至,自各種即時通訊軟件如WhatsApp等出現,我們根本很少通電話。
但是在還未有手提電話時,我們經常都要撥電話:因為除非登門造訪,電話是即時通訊的唯一方法。撥電話時,心情總有點忐忑不安,因為可能會唔通,又可能會無人聽,通佐對方又可能唔喺屋企。
唔通的痛苦,現在大概只有打電話買演唱會飛才會經歷到吧。還未有call waiting時,如果打的電話號碼有其他人在講電話,就會唔通,跟掛起電話的效果一樣。有時你以為對方在通話,嘗試過一會打去,結果整個下午打十幾遍電話,最後才發現對方放電話放得不好又一直都沒有發現。另一個情況是對方或其家人在煲電話粥,也要考驗耐性。
而且因為電話沒有記憶功能,每次打電話都要撥出一串號碼。加上沒有來電顯示和留言信箱,我們真的活著一個打電話跟買演唱會飛一樣的年代:打唔通電話又有重要事要找人,就只可以繼續打,直至駁通……
當然,不會好像買演唱會飛般狂按redial。而且,印象中舊式電話好像沒有redial功能的。於是,每次撥號都要重新輸入一遍那串號碼,有時一天就撥了同一個號碼十幾遍。經常聯絡的朋友,你是不可能忘記他們的號碼的。加上,當年我家的電話是那種撥輪式的電話,有個朋友的電話是x9x0x890,打電話給他花的時間比其他人長一倍,夠你在腦海默唸了他的號碼好幾十遍了,我到現在還記得他的號碼。
就算打通了電話,接電話的不一定要找的人。所以,我們的開場白總是:「你好,唔該我想搵XXX啊。」亦因如此,我們通常都會認得好朋友的父母及兄弟姊妹的聲線,甚至也和他們吹過水。試過朋友在洗澡,他哥哥說覺得很悶要我和他邊傾邊等;又試過朋友媽媽查探朋友的感情狀況等。
因為我是班長,間中都會有些班務事宜需要狂打電話。有次,男班長打電話給我說班主任打電話說考試範圍有誤,但又開始放聖誕假,所以要我打電話通知女同學,而他要負責打給男同學。我班女少男多,而女同學都勤力在家備試,我打了十數分鐘電話便成功聯絡所有人完成任務。可憐的男班長,打了超過半小時,還遇到撞聾外婆,對著電話大叫多遍才成功留言,還有幾個同學一直都聯絡不上…
經此一役,我們便開班會討論以後再有需要緊急通知全班時該如何處理。最後決定一號通知二號,二號通知三號…中間有號數聯絡不上,或要留言的話,便聯絡下一個號碼,並把聯絡不上的號碼記下來告訴班長,由班長再跟進。由於我們擔心會出現以訛傳訛般的笑話,最後一位同學也要打電話給班長覆述一次收到甚麼訊息。
不過,這個複雜的方法到底有沒有用就不得而知,因為沒有使用過。現在的話,簡單得多,一個班群便搞定了。
後來,出現了三人會議,我們有時會連了六七個人一起中開會、煲電話粥和睇波,煲電話粥經常出現叠聲,又有同學會扮聲講低能嘢然後又唔認,好無聊,但我們都樂在其中。現在,工作開conf call極悶之時,我都會幻想有人扮聲講無聊事,自娛一下。
現在,打電話已經成為只有緊急的情況才需要用。科技帶來的方便,但同時,因太方便,大家經常遲到甚至放飛機。當年大家約會,很少會臨時改期,遲到甚至爽約,因為若對方已經出門,就根本無法聯絡。
除非擁有超卓的記憶力,否則,每個記得的電話號碼,大概都代表一段深厚的友誼。曾經,你們經常通電話,甚至煲電話粥。我當年試過和朋友煲過好幾次通宵電話粥,到底有甚麼可以談幾小時呢?就是想不起來。只是,當年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
這些號碼的回憶,大概只屬於讀書時代還未有手提電話的我們。你還記得幾多個這些號碼?而當中又有幾個現在還有聯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