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四年一度的世界盃。由於我不喜歡運動,在眾多體育賽事中,我試過和朋友同事在直播時間一同觀看(聽)的,就只有足球比賽。
我是中四開始看英超的。所謂的一同觀看(聽), 主要是各自在家中觀看但以「三人會議」連結了六七個同學一同尖叫。印象中當年有些初賽還要是在收音機聽(不知是香港沒有直播,還是沒有免費直播),還有同學會做即場翻譯(目的是搞笑),英文聽力就是如此鍛練回來。高中時,還差點應邀和同學到大球場看賀歲盃,不過因為家人說現場很多人抽煙、講粗口、而且回家太晚不讓我去所以作罷。
除了看球賽外,還會和同學玩football manager那類電腦遊戲,討論球員的數據,也會chok射球,還會設越位陷阱(就是把自己的球員移前,令越位區大了陰人)。
老實說,我雖然對足球有興趣,但並非狂熱。只是當時男同學都熱愛足球,而女同學都熱愛明星,足球和男明星,我覺得熱愛足球比熱愛明星易明白。加上我認人能力奇差,明星的樣子我經常搞不清;球星起碼有球衣可以辨認,而且旁述還會不斷重覆他們的名字,於是我選擇了「熱愛」足球。
不過,女同學後來把球星當成明星也叫我始料不及,她們會問我奧雲和碧咸踢得如何,追問我覺得他們靚不靚仔,那個比較靚仔等⋯⋯還好他們不是同隊,而且年齡還有點差距,否則我大概也分不清他倆。那時我選奧雲,因為我(的朋友都)是捧利物浦的。
說起來,中四至中七利物浦是完全沒有捧過盃的,到我入大學後沒空看球賽那一年(2000–2001),利物浦竟同時獲得聯賽和足總盃⋯⋯看到中學朋友在ICQ興奮地跟我說上一次利物浦得到聯賽冠軍時我們是中三時,我想,我還是不要再支持任何球隊,以免影響賽果。反正,足球對我來說只是為了聯誼而已:我看球賽也會很緊張,目睹到入球時的興奮和輸球時的失落,也是真的,但其實我捧那一隊只是跟大隊,而獨個時我也不會看球賽的。所以,不捧球隊實際也沒困難吧。
到大學二年級暑假 ,二零零二年世界盃,在日本和韓國舉行,當時在投行做實習生,同事來自不同國家,加上沒有時差問題,同事經常在辦公時間討論世界盃,收聽實時賽果(有些球賽是下午踢的),放工一起到附近的酒吧/卡拉OK看球賽,我也看過一兩次,但沒有打算支持那一隊(起初好像支持了日本一會,有點是因為足球小將可以在日本踢世界盃那種童年回憶吧,但心底裹知道他們是沒有可能勝出的。)
到quarter final時,有一場是英格蘭對巴西,香港時間星期五下午兩點半開波。公司很多英國人,很多人打算請半日假睇波,於是某部門主管(英國人)提出那天舉行聯誼活動(當然是以team building之類的名義),一起在公司的大會議室用特大投影器看球賽,還有花生啤酒汽水無限供應。
那天下午,我首次和幾十人一起用大銀幕看球賽。大概香港人都看英超,加上房內很多同事和主管也是英國人,所以大部份人很自然都是支持英挌蘭。會議室內只有兩個巴西同事,他倆默默地坐在一角,而他們間中在我們嘆氣之時發出歡呼聲,惹來同事白目也很搞笑。
開場後半小時左右,奧雲入了球,全場歡呼尖叫,有同事在入球前給急call出外接電話,回來剛好見到我們在歡呼,再望望銀幕便慘叫起來。英格闌領先後,全場氣氛高漲,但巴西竟然在半場加時成功入了一球。巴西同事歡呼幾乎被我們的嘆氣聲和粗口聲蓋過。
下半場開始後不久,巴西再入一球,房內氣氛大逆轉,巴西同事好像也不敢大聲歡呼。完場後,同事都默默散去⋯⋯據說英國同事完場後甚麼也沒有做,只是呆坐至五時便走了。
而我認為自己真的會累街坊,決定不可以再支持任何球隊了,所以我暗地裹決定不會再看球賽⋯⋯
直至我去紐約工作。
到紐約後不久,去Boston分部參觀,見到好多人掛住Red Sox banner,誤以為同事都那樣熱愛Sarbanes-Oxley(SOX),後來和在Boston工作的英國同事吹水,才知Red Sox是Boston baseball team,他還說美國人喜愛baseball和American football的程度,跟Soccer在英國不多。由於我是做電腦審計和安全顧問,客戶和同事主要都是男人,所以,不可以完全不懂baseball同American football。Soccer有足球小將,Baseball有童夢,但American Football甚麼也沒有,所以我對American Football在去紐約前是零認知。
英國同事還跟我強調,在美國,football就是美式足球,沒有人會叫Amer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