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在夢想周邊徘徊的人生

思然 oce
4 min readJan 7, 2019
Photo by Brandon ong on Unsplash

小時很想學小提琴,最初的原因極無聊:看福爾摩斯故事,知道福爾摩斯沉思時會拉小提琴;後來,不記得甚麼場合,聽到小提琴演奏,被那種既哀怨又優美的聲音深深吸引。跟媽媽說想學,但原來小提琴要換幾次,師奶想法的媽媽認為不化算,要學也等身高穩定下來才學……

我死心不息,經常重提很想學小提琴。那時,碰巧姑姐移民,鋼琴要找人收留,媽媽說了句「一樣架啫。」我就由想學小提琴變了學鋼琴。現在自然明白學鋼琴也不錯,學會看五線譜和樂理,而且,鋼琴差不多算是學樂器的起點(你看現在學校收生說樂器不計算鋼琴就有幾多人學)。但當年總心有不甘,始終鋼琴非我所欲。

學了兩年,準備考四級,升中一。中學新生日(「新生」日,非新「生日」),有中樂團和管樂團表演招生。我想學吹flute,但flute很貴,要四位數字。再加上管樂團每月二百元學費,中樂團只需百二。結果,再次因為錢的問題,我又選擇了非我首選的樂器和樂團。

加入中樂團,便選擇了琵琶,原因只得一個:琵琶是四弦樂器中最便宜,六百元正。記得這樣清楚,是因為當年由每天二十元的午飯錢死慳死頂儲了好幾個月才買到。(後來妹妹只是嗲了幾句,就有個幾千元的結他,做大真係最慘。)選四弦樂器原因當然是小提琴就是四弦。

至於也是拉弓的二胡,我倒沒有考慮過,因為自小被爸爸的二胡聲嚇怕。媽媽說每次爸爸拉二胡,小時的我也會爆喊。

加入樂團不久,便要參加校際音樂節的比賽。放學經常要練習,回家又要做功課,同時還有其他各類型的課餘活動,完全沒時間練習鋼琴,於是未考四級我便放棄了鋼琴。現在會覺得有點可惜,不過當年時間又真的不夠。

入樂團的好處是每種樂器你也有機會接觸:我玩過二胡、揚琴、大中小阮、笛子甚至打鼓,當然全部都真的只是玩,唯一是打鼓因為負責敲擊的同學臨時病倒,結果臨危受命頂了一場演奏。大部份樂器都是上手容易,精進技巧難。無論是彈或拉的力量,按弦的方法,都需要不斷摸索。

考完會考,中六校務繁忙,做了領袖生長、圖書館館理員長及幾個學會的committee,無法繼續出席樂團練習。琵琶獨奏的曲子又不多,於是就連琵琶也停了練習。然後大學、工作就更是忙碌,過著差不多零音樂的人生,間中聽交響樂也會想起想學小提琴。

到讀研院的時候,大概當年讀書到很煩悶時總會彈一下鋼琴,現在家不可能放下一座鋼琴,於是,再想起小提琴。但是小提琴不但精進技巧難,連上手也難。要拉到聽得人的聲音,已經要花好久,加上聲音大,練習時極度擾民,連專業小提琴家也被鄰居投訴,而我大概只能在晚間練習…真的是等退休才可以學小提琴。

於是我去買了ukulele,自學至今。

最近朋友的離世,自然想起,如果自己也突然死掉,有那些事會後悔沒有做過。然後發現自己一直在想做的事周邊徘徊,就如一個漩渦,雖然路線無意間越來越接近中心點,但就是無法下定決心,直達到目標。就如學小提琴一般…

--

--

思然 oce

PhD | Research Psychologist | Psychometrician | Computer Science Teacher | IT Auditor/Consultant | ex-CISA/CISSP | Top Writer in Humor | Work in HK, UK,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