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都聽說過紐約的地鐵很髒。但是,要不是親歷其境,你根本沒有可以想像那個髒字所能包含的意思。根本一個髒字是無法形容紐約的地鐵形況。
以下是我第一次使用紐約地鐵系統思考的東西(比較混亂,但這是我一貫的思考方式):
天啊!為甚麼可以這般髒的啊?這種臭味是甚麼氣味來的!真是不見其貌,先聞其「味」…聞名不如見面…不行,我要把這個情景記下來。怎記好呢……If a picture paints a thousand words, then why can’t I paint you….(不知幹甚麼,看到紐約地鐵實景腦裏竟響起這首如斯浪漫的歌,腦袋真的有毛病……)
正當我在神遊太虛時,竟想到Ratatouille!我見到戲中的主角Rémy…不,是見到老鼠。老鼠可謂無處不在 — 月台上,路軌上,而且它們天不怕地不怕,人不怕地鐵不怕……令站在月台上的人感到渾身不自在。
除了老鼠令人在地鐵月台上有此地不宜久留的感覺外,還有流浪漢和醉漢。醉漢在月台上引吭高歌,旁若無人,甚至醉酒鬥事⋯⋯等地鐵時,同事曾跟我說不可以靠牆邊,因為流浪漢在那兒小解;但又不可以太靠近月台,因為間或會有神經漢把人推下月台。總之就是危機四伏⋯⋯
你可能會問,地鐵職員在那?
不錯,我也想問,地鐵職員在那?感覺上每個地鐵站都只有一個職員在駐守(大一點的地鐵站,例如時代廣場,可能會有兩三個吧),而且他們只會駐守在客戶服務的「箱子」內,月台上是沒有職員的。我試過入站以後想找個職員問問題,最後要隔著地鐵閘口向遙遠的客戶服務「箱子」喊破嗓門,還要一個熱心的乘客替我敲了敲那個箱子內的職員,她在發覺我在叫喊。(因為出站的代價是兩美元。)
那次叫喊是因為我乘錯了另一個方向的列車,那時我還未分清那方向是Uptown那方向是Downtown),那站長叫我乘下一班列車到兩個站以後下車便會有通道往另一個方向的列車。對,這邊的地鐵最麻煩是很多站兩個方向的列車是要用不同的閘口的,你不小心進錯了閘口,那就只有兩個選擇:錢/時間。你可以花兩元出閘再由另一個閘口進對面的月台,或是花點時間(長短則無法估計)遊車河。
有人會說,地鐵最重要是方便和準時,環境問題還是次要。這點我某程度上同意,但是紐約地鐵就是連方便和準時也做不到。
首先,紐約地鐵的混亂是無法估計無法習慣的,因為經常都會有不同情況的混亂。例如,在來紐約之前,我是萬萬想不到地鐵也可以堵車的:我不是指間東涌線間或在抵達香港站時「因前面月台的例車尚未開出,列車班次將稍為延誤……」的那種堵車,而是列車在路軌內整整二十分鐘都只是緩慢地向前移動。平常由時代廣場到中國城只需十分鐘,堵車時可以花上四十分鐘。
另外,夜晚坐地鐵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治安問題其次,更重要是晚上列車經常改道。紐約的地鐵分快速(express)和站站停(local)的路線,而晚上有時站站停的路線會忽然便為快速線。由於地鐵十分落後,沒有電子顯示屏,只能靠車長在車廂內廣播通知乘客。但是,一來很多車長的口音很重,二來行駛中的地鐵很嘈(真的是「轟隆轟隆」),大部份時間乘客根本都聽不到廣播在說甚麼。於是,晚上十一點,車廂內全體乘客大叫「Fxxk」然後無奈地在下一站下車,跑對另一邊月台乘倒頭車的事時有發生,更要命是,深夜的班次非常疏,所以在月台上又是髒話連篇。
還有紐約的都巿傳說:如果你見到一卡車廂裹面一個人也沒有,千萬不要進去——不是因為有鬼,只是那卡是流浪漢的家,裹面有他們的全副家當,和他們的獨特氣味。因為紐約地鐵二十四小時服務,所以有流浪漢是住在地鐵內的。
雖然二十四小時服務,但如果鐵路需要維修,班次可能變為兩小時一班。我試過有次十一時許忽然被趕下車,職員說這班車要停駛,叫我們去坐巴士。我和其他乘客無奈地到地面等巴士等了一個多小時,而且還下著微雪,另一個職員忽然出現說:你們在等甚麼?巴士早就停駛了。於是我和其他乘客又無奈地跑回到地底等下一班車,因為在地面已經等了一個多小時,也不知下一班何時會到逹。
於是,坐地鐵就是我在紐約聽得(和想得)最多粗口的時候,也是最掛念香港的時候。不過,回到香港,我也有一點點懷念紐約地鐵:無論坐多遠也只收兩美元,果然是一分錢一分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