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時代】沒有拔尖時的會考放榜回憶…

思然 oce
5 min readMar 7, 2019
大家記唔記得呢個標誌呢?

現在,中學生考的是DSE,沒有拔尖。

那些年,我考的是HKCEE,成績可以拔尖。可恨的是,我早了一年出世。

於是,當年和一班與拔尖時代擦身而過的同學,在努力備戰HKALE時,總會感歎生不逢時。看到大家熱烈分享拔尖故事,方發現在這裏我算是老人了。

既然如此,也就考考古,那些年會考放榜我們是怎樣走過的呢?

中四時,顧著參與校內活動和各類型校際比賽,無心向學,加上忽然沉迷天文物理學,讀了一堆與課程無關的天文物理書,成績只是中規中矩。中五時,明明該專心溫習,卻又顧著做同學錄的編輯,於是Mock exam(校內模擬試)成績並不理想。雖然考完Mock閉關做了十幾年past paper,但其實考完會考後,對自己的成績會如何是毫無概念。因為當年拉curve,就算你很高分,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也沒可能估到自己的成績會怎樣。就算明明每份MC都會圈答案再和其他同學三人會議對巻,甚至肯定某幾科MC全對,但由於長問題沒法對答案,所以放榜前還是憂心忡忡。連最有信心的數學,我也因為忘了reject一個答案覺得自己可能拿不到A。

於是,放榜前,我準備好蘋果放榜指南,擬定撲校路線:當年大部分人還未有手提電話,更沒有得上網找收生情況,要到學校門口看告示才會知道。(DSE的同學,大概沒有撲校的概念,應該一間學校由中一讀至中六。當年,我們升中六時,有超過一半的同學是無法原校升學的。)

放榜前夕,一班好友相約玩通宵,可惜我一向十點前要回家,沒法玩。到底那一夜我有沒有失眠呢?不記得了。只記得放榜早上,晨早到了學校附近的麥記和玩了通宵的朋友吃早餐。朋友說他們玩鋤大Dee時,其中一位朋友兩次4條,有次仲係4條A,於是他們說:「咁好先兆!起碼4A!」

一邊吹水一邊吃早餐一邊等齊人,之後差不多時間便一起回校去禮堂聽不記得是甚麼老師演講一大輪。我和隔離班的班會主席還要安排分發同學錄的事宜,於是處理完後便匆匆趕到課室。班主任捧著一疊成績單進課室,順著學號派,所以老師不用叫名,同學自動自覺便出去領取。班中大熱學號很前,很快就知道他取得9A。然後,坐我後面的同學6A,又有一位同學8A,前面的同學5A等……他們一向名列前茅。於是,學號很尾的我,聽到這樣多A,開始擔心要不要撲校。

終於到自己拿成績單時,一邊走回座位,一邊慢慢由上掃視向下:先入眼簾的是中文和英文的成績一堆成績,心下一沉,跟著便是一串A…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重覆數了好幾遍,我竟然有5個A!而且最神奇的是我本來擔心會D的物理竟然有A(1),而當時我在班中物理的成績好像第二十幾名。當然,後來才知我班有接近一半人物理科拿A…

我放下心頭大石回到座位,我旁邊的同學也回到座位,他也是5A。於是,我正前方5A,正後方6A,旁邊也是5A,前名斜角的同學被5A包圍著,一臉苦惱的樣子,我們又不好意思問他考成如何……

然後,他忽然悲鳴說:「點解啊!點解係8個B(3)架!我情願C兩科換一個A啊啊啊……」

於是,我聽到另一邊考了1A1B幾C幾D的同學無奈兼不忿地歎氣:「頂……」

我後面的6A同學壓低聲線跟我說:「要拎8個B(3)真係好難……難過8個A(1)啊!」(理由:A(1)係最高分,只是努力讀全部識晒就拎到,B(3)反而可以爭少少變A(2)或者B(4)。)

而「起碼4A」那位朋友真的拿了4A,最意外是他明明物理全級第一,但竟然只得B(3),叫我們大跌眼鏡。另外,我們還知道文科有位同學9A1B,B了數學,我們理科同學全都感到匪夷所思——因為數學明明是最易A的。

拿成績單後,我們理科的同學便要填申請讀中學的表格,同時寫自己想修生物還是純數。交表時,要把成績單的一部份給學校,作留位之用。如果成績好又想轉校,又或者知道自己的成績無法原校升讀,就會直接離開去報其他學校。

當年有些名校,28分已經要去找學校了。「分」的計算方法是A — 5分;B — 4分;C — 3分;D — 2分;E — 1分,只計考得最好的六科,所以30分為最高。所以,6A同學收到成績單時高興地說:「只要有30分,便沒人知我是6A還是8A。」

後來和一位讀這些名校的朋友坐的士,他忽然想當年,說會考放榜,拿了成績單見到自己只得25分,便徬惶地離校坐的士去撲學校,他的8A好友陪著他,安慰他好一陣子,問他拿成績單看看,然後大叫:「你29分喎,咩嘢啊!?」

原來,當年考試局首次除了印了六科最高分數於表格上,也同時印了五科最高分數。只是他看到25分便方寸大亂……於是,他立即叫的士飛回學校,幸好趕得及交表。他說,那天是他人生心情起伏最大的一天。

母校不是名校,24分以上已經不用擔心,只是我們其中一位朋友成績有點勉強,不肯定能否留在母校,所以大家都替他著緊,直到大家在壁報上見到他的名字,才鬆了一口氣。

因為沒有拔尖,不少大學提供中六暑期課程/夏令營/實習來吸引學生,我參加過科大的物理暑期學校、工程系夏令營,也在中文大學醫學院做過中藥的研究。在中大工作兩個月,一直鼻敏感,於是放棄了讀中大的念頭,反而在科大住兩星期,經常沒時間睡也沒有鼻敏感的問題,於是最後選了讀科大。

如果遲一年出生,或許,我就會讀其他學校其他學科,那我的人生又會是怎樣呢?

思然 oce

PhD | Research Psychologist | Psychometrician | Computer Science Teacher | IT Auditor/Consultant | ex-CISA/CISSP | Top Writer in Humor | Work in HK, UK,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