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小提琴四個月,記下一點混亂的想法。有幾亂?其實呢篇文個題目本來係學小提琴一個月小記、之後改成兩個月、三個月。執佐好耐,發現再唔publish就會變半年小記,先至的起心肝寫完。
起初,比想像中容易:我以為必須經歷的鋸木和劏雞聲沒有發生。大概是因為有少少琵琶加二胡經驗,知道弓和弦線接觸的感覺。當然,某程度是自己努力想避免鋸木劏雞聲,運弓時無法完全放鬆,而最要命是自己以為已經放鬆了,但後來才知道自己的肌肉其實是很緊。
到發現自己的肉緊,而又明明知道要放鬆讓手臂的力自然拉動弦線——那樣音色才會響和有共鳴,但就是知易行難,放鬆不來:因為怕太大聲,聲音變得很弱,有窒息的感覺。
最後,還是要買了弱音器,才夠膽放鬆點拉,突破了這個心理關口。用了弱音器,可以亂試,竟發現運弓順手了一點。最近,開始聽慣了自己的琴聲,現在不用弱音器也可以比較放鬆地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