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101】無傷大雅的壞習慣

思然 oce
Jan 13, 2022

--

Photo by Visual Stories || Micheile on Unsplash

我有一個壞習慣,但這壞習慣其實「無傷大雅」。所謂「無傷大雅」,就是只會影響自己,不會影響其他人。

但是,因為受苦的只有自己,於是就更沒有動力去改變。

那是甚麼壞習慣?

就是在使用金錢上,我有很多無謂的堅持。

某程度上可以說我很「慳」,即很節儉。節儉本來是美德,但過度節儉就是一個問題了。

而我最堅持的,就是不願多付交通費。例子多不勝數,如下:

  1. 為了節省兩元交通費,特地走到「無雷公咁遠」既地鐵特惠站;
  2. 乘兩元的天星小輪是我過海的首選交通工具,明明坐地鐵比較方便和快;
  3. 除非因天氣因素或時間不容許,可以三十分鐘左右走完的路程我都會用走的;
  4. 有時同事一起坐地鐵到離公司遠一點的地方吃午餐,我也會堅持走路。因為我走得很快,很多時比他們坐地鐵還要快到餐廳。

這個習慣壞在那裏?就是會讓其他人覺我有點古怪。但是他們不明白我真的很喜愛走路,我本身就當高速行走是一個運動,又可以做運動又可以節省車費。

為甚麼我會有這個習慣?因為我中學時就是走半小時到學校。當年真的只是為了節省交通費。

不過,這個習慣也不算是苦了自己,我甚至是樂在其中的,後來甚至也令一些同事跟我一起走這個「健康路線」。

真正苦了自己,就是浪費時間堅持做無謂的格價:

  1. 買幾十元的日用品(例如牙膏),我要到幾間商店格價;
  2. 現在網購這樣流行,我也要到不同網店比較價錢;
  3. 網購的麻煩在於要計算運費,為了免運費,我又會特地在網店找看看有沒有一些貨品我有機會有用;
  4. 找到那些「有機會有用」的貨品後,我又要到其他商店/網店格價;
  5. 於是,1+2+3+4可以是一個無限循環,我有時真的會花幾天才決定到那裏買一支牙膏以及其它東西……
  6. 試過到下單時,又有一些貨品缺貨……
  7. 結果1 — 6再循環……
  8. 最後因為我真的要用牙膏,結果就隨便在百佳買了一枝牙膏算了。

這個習慣的可惡之處,就是我明明還在說不夠時間,卻浪費時間在無聊地格價。更要命,我明明也覺得這是一個壞習慣,但我就是沒法改變這個壞習慣。

為甚麼會這樣?因為這個「格價」的壞習慣和上面那個「不願多付交通費」的壞習慣一樣,也是我在小時已經養成了。

中學時,我每天只有二十塊零用錢,包括午餐、交通費和日常文具開支。因為其實不太夠用,所以我買一塊擦膠也要在學校附近的幾間文具舖格價,有時買貴了幾亳也會「肉赤」(「肉赤」:大概是「心痛」的意思)好幾天。這種「肉赤」的感覺我是很討厭的,但到今天,我如果見到自己買貴了東西,也會有那種「肉赤」的感覺。

這個童年時代形成的壞習慣,其實是最難改變的。

心理學上,習慣之所以為習慣,就是我們自然而然會做的事,要「戒掉」這壞習慣,我們首先就要提高自己對發現自己正打算「重蹈覆轍」能力。例如,我如果可以找一個方法令自己走進「格價」的圏套時提醒自己,例如設定某些網頁的使用時間,過了半小時就會禁止使用,那就或許慢慢就可以改變這個壞習慣。

心理學的理論,我是知道的。但是,在英國有很多cashback的方法,又有很多網店,真的很難戒掉這個壞習慣啊。而這個壞習慣,就令我在網上找房子所花的時間不合埋地多。加上還未能開工,所以有「無限」的時間在看房子,真是「無眼睇」……

--

--

思然 oce

PhD | Research Psychologist | Psychometrician | Computer Science Teacher | IT Auditor/Consultant | ex-CISA/CISSP | Top Writer in Humor | Work in HK, UK,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