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101】咁小事,駛乜喊/傷心/激動/嬲……

思然 oce
May 13, 2021

--

Photo by Zahra Amiri on Unsplash

多年前在幼稚園觀察小朋友玩耍,見到一個小男孩獨個兒在玩積木。這個小男孩是那種超級乖巧的小朋友:他會自動自覺做完功課,慢慢等老師改完才去玩;他也很少和其他小朋友爭執或爭玩具,是個比較內向安靜的小男孩。

他在自得其樂地疊積木時,兩個小女孩問也沒有問就直接推跌他在疊的積木然後拿走。小男孩細聲說:「唔好啊,我玩緊架……」那兩個小女孩卻無視他。小男孩不知如何是好,忍不住掉了兩滴眼淚,他急忙拿出毛巾拭淚,然後坐在原地深呼吸在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同時用手在摸自己胸前的名牌——幼稚園的小孩都會有個扣著一個寫上名字和組別的名牌,讓其他職員能輕易知道他是誰。

看著他忍著不哭的樣子,我有點想叫那兩個女孩把積木還他。不過,因為我是觀察他們,不能夠干預他們,所以只好靜靜看著他。

摸了好一會,小男孩的名牌的扣針彈了出來。名牌的扣針本身就有點難扣,他扣來扣去也扣不好,本來已經想哭的他便按捺不住大哭起來:「扣唔到啊扣唔到啊……」。

老師以為小男孩只是因為扣不到名牌大哭,於是她一邊幫小男孩扣回名牌,一邊溫柔地說:「咁小事,駛乜喊啊?你話俾我聽我就會幫你扣返吖嘛。」

小男孩哭得更厲害,老師摸摸他的頭說:「扣返嘞,做乜喊得咁淒涼啊?好小事渣嘛……」

的確,因為沒能力好好扣回名牌是直接導致小男孩哭的原因,你問小男孩他為甚麼會哭,他或許也會以為自己只是因為扣不了名牌而哭。但是,在我看起來,很大機會他是因為小女孩破壞了他的積木塔而傷心和不忿,扣不了名牌只是導火線。甚至他可能有其他原因(例如在家給媽媽駡)而積木和名牌也都是導火線而已。

不單是小朋友,其實大人有時自己也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情緒。大家應該都試過因為很小的事作出大十倍的反應。情緒爆發時,如果身旁的人還在說「咁小事,駛乜喊/傷心/激動/嬲……」等,不但一點作用也沒有,甚至就如火上添油,讓你更難走出惡劣情緒的困局。有時,我們在情緒爆發後,回想自己為甚麼會那樣大反應有時也會摸不著頭腦。甚至會因為自己因為「無聊」的事而忿怒,覺得自己的情緒調控能力很差,而感到對自己不滿,結果就如sprial effect,情緒就更加插至谷底。

(例外話:這種因為自己的情緒而再產生的情緒,心理學叫meta-emotions,既係emotions about emotions,心理學好多meta乜同meta物,睇落覺得好型,不過通常都只係等於乜about乜同物about物。有幾型?「寫篇文講寫文」vs meta-writing,邊個型啲先?)

小朋友比大人有更大的困局,大人經常在不理解小朋友的情緒就直接將他們的負面情緒當成「扭計」然後反過來責怪甚至懲罰他們。你能想像你傷心時還給人罵的感覺嗎?

--

--

思然 oce

PhD | Research Psychologist | Psychometrician | Computer Science Teacher | IT Auditor/Consultant | ex-CISA/CISSP | Top Writer in Humor | Work in HK, UK, USA